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楊迪)中國銀監會與國際金融公司共同舉辦的“新興市場綠色信貸論壇”研討會16日在京召開。中國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燕斐就銀監會在推動綠色信貸方面開展的工作進行了詳細介紹。
葉燕斐說,“十二五”規劃是一個經濟和社會的整體規劃,圍繞著這個大的規劃,還有十幾二十個專項規劃,其中和綠色信貸有關的就是節能減排的專項規劃,叫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還有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環境保護的專項規劃、水資源利用的專項規劃、安全生產的專項規劃。應該說可持續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具體的規劃。
葉燕斐稱,銀監會開展的工作主要有七大方面。第一,是積極參與相關政策、規劃的討論和制定。同時部委可能還會采取一些聯合行動,比如環保部對一些污染治理方面的專項行動,有可能邀請銀監會參加,比如工信部現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制度,因為是一個強制關閉,力度比較大,所以銀監會每年都要參加它的專項行動。
第二,幫助銀行機構了解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動向,特別是推動銀行機構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央政府已經有很強烈的愿景,每年或者每個季度又有規劃,這樣銀監會就通過開銀行業系統的的金融形勢通報會對經濟金融形勢,銀行業面臨的風險情況,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以及產業政策的要求,促進環境保護的要求等在會上做重點提示,這種信息的溝通指導是非常及時的。
第三,制定綠色信貸的指引,及時提示重大的環境社會風險。通過制定規范性的政策文件,引進一些最佳的做法和良好的做法,讓銀行業在開展綠色信貸、促進節能減排的時候有章可循,有規矩可以參考。同時對一些重大的風險,采取口頭提示或者專門提示的方式來提示風險。
第四,提供信息服務,對那些環境違法違規的企業,銀監部門和環保部門合作,直接提供給銀行機構。還有一些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違規企業或類似的一些違法違規的企業,盡可能通過各個部門,比如說落后產能的名單,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收集,最后發給銀行。這樣銀行就通過這些信息能更好地識別和控制客戶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第五,廣泛合作,幫助銀行業機構加強能力建設。銀監部門是通過境內外的機構,包括國際金融公司,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包括聯合國UNEP金融倡議等把國外最先進的知識引進過來,同時也鼓勵銀行業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合作。
第六,給當地的銀行一些具體的指導。每年年末給當地銀行一個總的評價,年初下發下一階段銀行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書,在指導意見書里面給予一些指導,要求高度關注國家宏觀調控、產業結構調整等政策,認真執行銀監會公布的綠色信貸指引,制定相關的準入標準等。銀行的董事會得到這個要求之后,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去落實要求。
第七,什么樣的制裁機制。非常重要的,也叫全面評估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成效,將評估結果和銀行業的機構監管評級、機構準入、業務準入、高管人員履職評價掛起鉤來。如果做得不好,銀監會在準入方面就可以給予控制,這是一個非常強的手段。